纪登奎劝张爱萍先承认小错保过关,张怒:我做都没做,承认什么呢_国防科委_毛主席_举报信
1975年的某一天,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走进了副总理纪登奎的办公室,却没想到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整个办公楼的人几乎都听见了,最终,张爱萍愤怒离开了纪登奎的办公室。
大家早就知道张爱萍性格直爽,容易激动,一旦点燃他的火气,他绝不会妥协。此时,他刚刚复职,身为国防科委主任,不仅要为自己争取立足之地,还得小心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而纪登奎,作为副总理,权力和影响力自然不可小觑,张爱萍在与他沟通时显然不应该这么激烈。问题的根源,要从头说起。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张爱萍不仅身体上受到了许多考验,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有长达六年的时间失去了人身自由。考虑到他对国防科技领域的贡献以及独特的才能,1975年,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重新启用他担任国防科委主任。
然而,张爱萍刚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向毛主席递交了8封举报信。毛主席在看到这些信后,陷入了沉思。虽然他清楚这些举报显然是无凭无据,纯粹是想要抹黑张爱萍,阻止他重新上任,但毛主席深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必须得经过调查,才可以做出明确的结论。
展开剩余74%因此,毛主席决定将这8封举报信转交给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由他负责处理。纪登奎仔细阅读了这些举报信,认为其中许多内容没有实质证据支持,很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更重要的是,张爱萍作为老同志,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都是显而易见的,他的品德和工作态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不应该因此受到影响。
然而,在当时复杂的社会氛围下,纪登奎深知不做出处理的话,恐怕无法平息外界的疑虑。因此,他开始思考如何能让张爱萍顺利过关,继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纪登奎决定,建议张爱萍承认举报信中涉及的一些小问题,这样就能够顺利“过关”,至少能够继续留在国防科委,而后面的具体情况再说。打定主意后,纪登奎找来了张爱萍,希望以一种坦诚的态度与他交流。
然而,张爱萍对这8封举报信毫不知情。当纪登奎将信件拿给他看时,张爱萍立刻怒不可遏,直言这些举报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诬告。他愤愤地表示,这些根本就不是事实,自己绝不会承认。
纪登奎见状,急忙安抚他说,事情虽如此,但为了顺利过关,必须要有所妥协。他向张爱萍建议,承认一些小问题,这样既可以平息风波,又能继续保持在国防科委的工作岗位上。纪登奎本以为张爱萍能够理解,谁料,张爱萍更加激动,直接反驳道:“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承认呢?”他坚决表示,自己绝不会屈服,既然没有做,就绝不承认。
纪登奎见劝说无效,再次提到自己的经验,表示自己也曾因为类似原因被迫承认了一些小错误,但最终也顺利度过了难关,现在一切都很顺利。希望张爱萍能再考虑一下。
然而,张爱萍态度依然坚定,他大声回应:“那是你!”他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做出妥协,并再度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两人的对话越来越激烈,最终爆发了争吵,局势也变得更加紧张。
然而,纪登奎内心清楚,张爱萍这样直率的性格可能会在那个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吃亏,面临更多的困难。果不其然,张爱萍不久后被免去了所有职务,再次失去了工作和自由。
不过,重病中的周总理得知了张爱萍的遭遇,专门指示相关部门对他好一些,并为他争取了保外就医的待遇。张爱萍从此被迫赋闲在家,整整两年多。
1977年,张爱萍再次重返工作岗位,再度担任国防科技的重任。由于中央知道他在这一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因此他被重新任命,继续领导这一至关重要的事业。
张爱萍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1980年,他主持了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历史最终铭记了张爱萍的卓越贡献和他为国家国防事业所做的巨大牺牲。
发布于:天津市